紫金文创研究院在京成功举办“智库对话2018:文化产业年度回顾与展望”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8-01-10  浏览次数: 2558

1月7日下午,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江苏省委宣传部、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作为支持单位,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紫金文创研究院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的“智库对话2018:年度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第十五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期间举办。与会专家回顾一年文化产业发展进程,解析文化产业行业动态,展望新一年业界发展趋势,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贡献真知灼见。特邀光明日报,福建论坛,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机构代表作为观察员出席会议,展开深度探讨。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向民教授主持会议并指出,中国正在从追求物质财富的物质经济时代真正迈向精神经济时代,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想象空间,未来文化与科技融合将继续加速,业态会发生较多变化,一般企业与文化的融合将扩大并加深,解决实体经济的振兴需要文化介入与推动。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部主任、专委会副会长祁述裕教授指出,中国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大实验性探索,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型,同时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紧迫。建议从文化娱乐监管、为非国有文化企业提供平等机会、打破行政区划按市场规律重组、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四方面寻求突破。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专委会副会长尹鸿教授提出,政府、资本以及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出现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三股力量。文化发展前瞻应是从硬实力向软实力过度,要从产品经济向版权经济改变,解决国有文化资产、市场乱象、解决准入程序问题等方面改革。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专委会副会长向勇教授认为,2018年后中国文化将从文化产业时代走向文化经济新时代,文化经济的动能在于文化产业版权、大数据等的贡献,体现为文化向各领域渗透。这一阶段应建立符合文化经济新时代的法律规范,密切关注互联网文化消费趋势。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专委会副会长尹鸿教授提出,政府、资本以及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出现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三股力量,文化发展应从硬实力向软实力过渡,要从产品经济向版权经济改变,文化产业应围绕国有文化资产、市场乱象和准入程序进行必要的改革。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专委会副会长范周教授指出,2017年是中国文化产业全面转型的一年,也存在四点问题,包括立法速度与顶层设计有待加快、企业间公平待遇尚未实现、管理的宽严度仍在摸索、文化产品走出去但没走进去等。2018年,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将呈现常态化趋势,呼唤中国文化产业教育走进主战场,成为正规军和生力军。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专委会副会长魏鹏举教授认为,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结构性调整格局已经明确,和新技术新消费结合的新业态增长非常快,内容经济模式在2017年基本上得到确认。我国文化产业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调整,朝着有利于新技术发展升级,朝着内容经济模式形成的方向优化。2018将就“改革”两个字来扣题。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专委会副会长单世联教授认为,文化经济应注重以文化本身来引领推动经济,要有丰富的、强大的、充沛的文化意义。2018年,文化产业应从文化经济方面进行考虑,更多的推动文化向经济的渗透,用文化来改造经济,鼓励繁荣我们狭义的文化艺术的生产,多从当代寻找文化资源。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专委会副会长傅才武教授指出,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智库对话这一学术共同体有义务对20年来学术层面进行总结。他总结了三点成绩,一是文化产业的独立化,其价值在于建立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为文化产业发展让出空间;二是关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规律的研究;三是建立文化产业相关的学科系统。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有局限,一是在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下,对事业和产业的二分容易产生问题;二是过分强调利益让既得利益阶层得到理论支撑,形成固化,成为下一步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障碍;三是学科的理论研究不足。未来,应该集中精力在文化产业的生态体系。

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专委会副会长李炎教授认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一是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并没有在经济发展国民体系当中进入真正理解的层面,缺乏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层面管理的完整支撑;二是文化经济自上而下的推动是不成的,各地丰厚的文化资源并没有被利用起来;三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在国家层面和理论层面都需要提出整套与产业发展相关的理论话语体系和政策配套体系。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专委会副会长李凤亮教授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最大的战略性资源,优秀传统文化和科技的结合成为新的趋势。未来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将进一步强化,用跨界思维推动创新发展,辩证正确的看待文化产业的国际合作问题。要按照市场、文化、消费、传播的规律去讲好我们文化产业故事。

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专委会副会长顾江教授提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认知扩张阶段、认知阶段,质量改进阶段,产业结构提升阶段。纵未来中国文化产业迈向文化经济新时代,政策应更具有弹性和有效性,产业灵活性应表现为时段的有效性和精准投向的策略安排。

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主任、专委会副会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姜生认为,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有利于全社会文化认同的加深,文化产品的成功应是躯壳与灵魂、内涵和历史,口味和实质,完整而自然的统一。2018,我国文化产业与文化产品仍需要提升民族自我表达。

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的专业委员会,也是第一个全国性文化产业学术团体,致力于推动文化产业教学科研与业界的互动融合,服务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文化智库建设。其理事由来自包括21所双一流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港澳台大学的53位学术带头人(包括长江学者)组成。

本次论坛受到了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经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

      

 (紫金文创研究院)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