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响应党中央号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设计学院于5月8日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美术馆观看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风云激荡200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历史文献展”。 回顾这位千年思想家的光辉一生,再现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孕育、形成和发展的伟大历程,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继承发扬马克思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和追求人类解放的博大胸怀,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带领同学们一同回眸马克思主义从无到有历程,重温马克思亲笔手稿,追溯马克思坐过的椅子,亲身进入马克思的书房,观看马克思相关视频……这不仅是一次时空的跨越,更是一种力量的感悟。同学们纷纷记录下这位伟人的点滴真迹。 本次展览以马克思的生平档案盒历史文献为基础,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剩余价值的发现”、“马克思晚年的生活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传播中发展”五个部分,系统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至今风云激荡的200年历程。 82块展板和60多件实物,将200年的历史交织、凝固,以充满艺术气息的形式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让同学们重温了马克思主义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也让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获得了一份砥砺前行的动力——继续深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深悟马克思主义原理,用经典涵养正气、指导实践。 《马克思雕塑》:展厅入口处,竖立着一尊两米多高的马克思雕像。这座雕像由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创作,着力刻画和表现了作为思想家和哲学家的马克思深入探究真理、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从容不迫的不凡气度,寓意马克思主义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永远。 马克思手稿:目前马克思手稿有三分之二陈列在荷兰国际社会史研究所,三分之一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存于中国国内的非常有限,部分机构仅有一封信,一两页纸。本次南京展出的手稿,是国内唯一一份保存相对完整的马克思笔记本,总共27张,54页。 《共产党宣言》:在展厅中,有一幅由5位江苏书法家集体创作的《共产党宣言》书法长卷,展示着《共产党宣言》震撼人心的力量。这幅小楷长卷有近一万五千个汉字,由江苏书法家孙晓云、王卫军、谢少承、张守跃、黄继革联合创作,在气势恢宏中传递着中华传统书法的优美,也是国内首次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诠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另外馆内还仿制了马克思在伦敦创作《资本论》时的书房、仿制了他坐过的椅子、数百本由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图书搭建而成的书墙。(设计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