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对话2025:回顾与展望——“面向‘十五五’的新质生产力与文化强国”成功举办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1-14  浏览次数: 10

2025年1月12日下午,第二十二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智库对话2025:年度回顾与展望”单元在北京大学燕南园举办。智库对话作为此次论坛的主题活动之一,由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紫金文创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以“文化产业发展年度回顾与展望——面向‘十五五’的新质生产力与文化强国”为主题。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向民教授主持会议,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探索与争鸣》、中国文化报的15位专家与机构代表出席会议,并就“面向‘十五五’的新质生产力与文化强国”主题展开分享和讨论。

李向民教授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回顾道,智库对话从2018年开始至今已举办了9年,每年的对话既是对上一年度中国文化,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回顾,也是对下一年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展望。李向民教授介绍了全国艺术名词审定工作情况,提出这项工作不仅是学术体系建设的基石,也是中国知识体系自信的重要体现。他邀请各位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其中,并表示未来计划在短期内推出阶段性成果,以助力文化产业和艺术学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次会议期间将发布由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指导,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紫金文创研究院联合遴选的“2024文化产业十大热词”。


李向民讲话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李凤亮教授认为,文化新质生产力对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文化领域亟须通过科技融合和体制创新,释放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丰富文化产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完善文化体制和优化金融支持。他强调,要跳出传统认知,通过创新研究和传播模式展现新时代文化形态,呼吁各界解放思想、优化文化生产关系,破除观念束缚和市场壁垒,共同构建更富活力的文化生态。


李凤亮发言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少峰从产业融合、课程改革、技术革新等多个角度探讨了AI文化产业的十大商机。他认为,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 AI和互联网深度融合,正为文化产业注入前所未有的创新动能。未来的文化产业将以“AI+内容”为核心,推动从“IP孵化”到“微短剧”等新兴商业模式的全面升级,人文创意、科技创意与产业融合的创新结合,将创造出更具附加值的产品与体验。


陈少峰发言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和旅游财政政策研究基地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傅才武探讨了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及对策建议。他认为,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面临文化主体性受生成式人工智能挑战、传统文化行业结构被数字信息技术解构、文化数据治理底层逻辑尚未建立等新问题。他提出以多层次人才结构体系夯实人才根基、以文化平台企业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以顶层设计破解治理难题等对策建议,以提升文化领域治理能力。


傅才武发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南方科大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访问教授、上海国际文化学会副会长花建认为,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府的强有力推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宏观前瞻性的指引,尤其是在市场反应尚未明显的情况下,政策起到了引导作用。新兴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化产业在全球数字化转型中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花建发言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文旅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胡钰教授提出,现代社会面临信息过载、技术过强和竞争过度等问题,尽管技术应用的进步带来了便捷和效率,但它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和文化冲击。社会治理不仅仅要依靠科学和技术,还需要强调人文关怀。他认为,通过全球化文明倡议,中国的文化理念能够为世界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持,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促进国际间的文化对话。


胡钰发言

文化和旅游部云南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文旅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李炎教授提出,文化和生产力的结合将推动我国区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他强调,数字技术与科技的创新为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如技术主导下的经济发展可能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因此,区域文化建设不仅要关注生产力的提升,还要注重文化自信和地方特色的保护与传承,推动区域文化的均衡发展。


李炎发言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行政文化委员会主任、北京观恒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祁述裕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文化产业中文化企业的巨大差异。他认为,在文化创意和演艺领域,企业数量较多,而文化旅游业和装备制造业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小微企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例较高,尤其是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他强调了文化产业的区域性差异以及企业规模不均衡的现象,并呼吁持续关注民营企业,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祁述裕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文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媒体与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特聘教授单世联认为,应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目标,避免低水平重复和同质化竞争,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他还创新性地提出,将文化视为“礼物”,即强调文化的非经济性、象征性和公共性,认为这一视角有助于重新定义文化经济的研究方法。


单世联发言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当代北京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首寰文旅研究院名誉院长魏鹏举教授围绕“文化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效应”主题,讨论了数智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内生机制。他强调文化经济政策的完善,尤其是在文化财政政策和科技金融机制方面,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应当将人文精神作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基础和边界,避免功利主义思维,确保文化生产力在新时代能够获得更大繁荣。


魏鹏举发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围绕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意的二重性展开,借用庄子的天地理念,探讨了人类与技术的关系。他认为,现代技术往往缺乏偶然性和灵活性,完全依赖设定的目标,文科在新技术时代的价值面临巨大挑战。他强调,在实现技术与文化的和谐共生的过程中,文科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仍应得到充分体现,文化与技术的融合应回归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避免仅仅成为技术的附庸。


向勇发言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讨论了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新考验,分析了其发展困境与未来转型的路径。他认为,尽管短视频等新兴形式影响了电影市场,但未来媒介形态将经历潮起潮落,电影有望重新占据其应有的位置。电影行业应减少数量,提升质量,注重社会情绪价值的连接,寻找新的观众群体和创作路径。


尹鸿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意娜教授认为,数字赋能下的人民文化实践正在发生新的转变。她提出“人民文化实践”这一概念,强调文化的创造、传承和交流应以人民为中心。她认为,这一新形态的文化实践,不仅超越了传统文化产业的框架,还融入了网络平台和数字技术,推动了全民创造和文化创新的趋势。她提出,文化传播的方式已经从单向传播转向了全民参与的创作,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显著增强了文旅产业的互动性与影响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民间的创新力量有了更多展示的机会。


意娜发言

主题发言结束后,权威学术期刊主编和资深媒体记者进行点评。《山东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魏建教授强调,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和年轻群体就业困难等问题,这些因素正在影响消费者需求,并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模式带来深刻影响。他强调,文化产业应从快速消费向更高质量、更深刻的创新转变,沉下心来反思文化价值的内涵,并推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活方式。


魏建点评

《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教授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领域,更与社会关系、意识形态的变革紧密相连。当前的讨论已不再局限于产业本身,而是回归到人类的本质问题,尤其是人类主体性的转变。面对这一历史性的变迁,需要重新激活和反思文化产业中已经凝固的概念,并关注如何在新的语境下保护人类的精神和价值。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产业应采取新视角,重视人类的多元主体性,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叶祝弟点评

《中国文化报》记者站管理部李琤主任表示旅游产业正日益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近年来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政府部门,还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特别是在顶层设计和政策实施上,政府应加强对文化和经济融合的指导,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推动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李琤点评

李向民教授在作会议总结时提出,当前社会的多元化使得社会共识变得愈发模糊,传统的共识基础在现代社会逐渐碎片化。社会和技术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共识上更宽容,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技术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回归到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面对技术的挑战和人文困惑,社会学者的角色变得愈加重要,并为当今复杂的文化产业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思考和指导。尽管问题的讨论逐年有所变化,但智库对话的深度和视野也在不断拓展,逐步为产业发展提供更深刻的洞察视角与建议。本次论坛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刻讨论为“十五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为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的新高峰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