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生活美学思想及其当代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推进交流会在南京艺术学院苏州研究院顺利举行。会议由项目首席专家、南京艺术学院校长张凌浩教授主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与会人员包括子课题一负责人同济大学胡飞教授、子课题三负责人江南大学沈雷教授(任祥放老师代为出席)、子课题四负责人南京艺术学院蒋杰教授、子课题五负责人南京艺术学院张明教授以及各子课题团队核心成员。 张凌浩在开场发言中指出,2024年作为本项目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局之年,蕴含重要的学术奠基意义。研究团队先后组织召开了项目启动会及系列专题研讨会,并特邀设计学、美学、文化研究等跨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学术指导,围绕中华生活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转化这一核心议题,形成了诸多具有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性的研究建议。本次学术会议的核心议程包括系统梳理2024年度在中华生活美学思想学术谱系建构及其设计价值阐释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当前在生活美学思想与日用设计创新、服饰时尚设计、视觉传播设计、数字化体验设计等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理论问题与实践挑战;全面部署2025年中期评估准备工作,重点推进美学思想溯源与当代设计理论体系的衔接研究。 在课题总体进展汇报环节,张凌浩从学术成果产出、重要学术活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他指出,课题组已高质量完成阶段性研究目标,所有成果均按要求提交至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平台。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张凌浩提出了具体优化建议,并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作出明确部署。 会议重点研讨了各子课题进展情况。张凌浩首先就子课题二的书稿撰写进度和后续研究计划做了专题报告。随后,胡飞、任祥放、张明、蒋杰依次汇报了各自负责子课题的研究进展、理论框架完善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华生活美学思想的当代创新转化”这一核心命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在跨学科对话框架下,会议重点探讨了如何基于国家文化自信自强的战略需求,在当代设计语境中系统建构中华生活美学的理论体系;如何通过多元设计实践(包括日用产品、服饰时尚、视觉传播及数字化体验等领域)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转化;以及如何将生活美学的精髓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设计的发展路径。这些讨论为各子课题的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和方法论指导。 经过深入讨论,会议达成重要共识。会议指出,本项目研究处于“美好生活世界”的时代愿景与中国设计学“三大体系”构建的时代命题,应充分发挥设计学的交叉学科优势;研究将重点突破传统美学与设计研究的学科壁垒,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文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指导下,实现中华生活美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系统构建融合中华生活美学思想精髓、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的“生活美学与设计话语体系”,为中国设计学的理论建设和国际影响力提升提供重要学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