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通知|AI时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 各位理事、会员: 为紧跟时代步伐,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开创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推进新时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AI时代高等音乐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路径创新,深化育人实践交流,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与南京艺术学院共同拟于2025年10月24日-26日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AI时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总议题:AI时代高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 子议题: (一)百年中国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的历史与现实 (二)世界音乐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三)音乐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四)美育、音乐教育、音乐学与中国音乐自主知识体系 (五)音乐教育家刘质平研究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南京艺术学院 承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三、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5年10月24日-26日(24日报到) 会议地点: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4号) 四、会议内容 专家讲座、主题发言、专题研讨、论文宣讲等。 五、论文提交方式 大会期间将举行论文宣读研讨活动,根据“以文参会”原则,请参会者按照以下要求提交论文: (一)正文字数:4000-10000字。 (二)登录论文提交系统(https://jsj.top/f/c64cPs 登录密码:2025),按要求填报信息并上传论文。 论文提交完成后系统会显示“提交成功”,切勿重复操作! (三)收稿截止时间:2025年8月31日24时(到期系统自动关闭) 论文审核通过者将于2025年10月1日之前收到正式参会通知,请注意查收。 六、参会人员 各高校音乐教育和音乐学专家、高校在职教师和在读硕博研究生(含2025届毕业生)等。 七、报名方式 报名通道将于7月下旬开放,敬请关注中国教育学会官网 (www.cse.edu.cn)及本公众号/网站。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58********8087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183********7194 会务邮箱:151749751@qq.com 2号通知|关于AI时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论文征集活动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切实加强和推进新时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改革发展及高质量建设,积极探索AI时代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实践路径,促进高等音乐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创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AI时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组委会拟联合举办“第七届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论文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文主题 本次活动重点征集AI时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相关研究论文。主要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一)百年中国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的历史与现实 (二)世界音乐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三)音乐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四)美育、音乐教育、音乐学与中国音乐自主知识体系 (五)音乐教育家刘质平研究 二、组织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AI时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组委会 三、参评组别 (一)在职高校教师与研究者 (二)在读硕博研究生(含2025届毕业生) 四、奖项设置 按照往届活动惯例,组委会将组织国内知名音乐教育学专家、学者,秉承公正、公平原则进行论文评选。评委会根据论文质量将分别评出各组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同时评出指导教师奖。获奖论文将推荐在2025年10月下旬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的“AI时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上宣讲交流,并在会后汇编出版为论文集;部分优秀论文将刊登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五、参评论文要求 (一)所提交的论文必须未正式发表,且没有提交参加过其他论文评选活动。 (二)正文字数:4000-10000字。 (三)论文版式: 1.题目:3号黑体字;题目下方括弧内用小4号楷体字注明组别。 2.内容摘要:小4号楷体字,1.5倍行距。 3.关键词:小4号黑体字,1.5倍行距。 4.正文:小4号宋体字,1.5倍行距。 5.作者简介:须独立一页,小4号宋体字,1.5倍行距,500字以内,包括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件等。除此页以外,论文其他地方皆不得出现作者或其导师姓名,违者取消参评资格。 6.注释及参考文献:5号宋体字,1.5倍行距。 (四)文责由作者自负,论文查重率不超过10%。 六、论文提交方式 (一)登录论文提交系统(https://jsj.top/f/c64cPs 登录密码:2025),按要求填报信息并上传论文。 论文提交完成后系统会显示“提交成功”,切勿重复操作! (二)收稿截止时间:2025年8月31日24时(到期系统自动关闭) 七、其他注意事项 (一)此次评选活动不收取评审费用。 (二)所有参评论文必须通过评选系统提交,组委会从未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代为收集本次评选的论文和其他数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AI时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 研讨会组委会 2025年5月18日 3号通知|关于专设“青年学者论坛”的通知 各理事单位、会员及青年学者: 为进一步激发青年学者学术活力,发挥青年学者在高等音乐教育和音乐学学科各领域的前沿探索作用,经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与南京艺术学院共同研究决定,在2025年10月24日—26日举办的“AI时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中,专设“青年学者论坛”。现将论坛投稿细则通知如下: 一、投稿资格要求 (一)近三年(2023—2025年)获得音乐学与音乐教育专业各方向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学者; (二)音乐学与音乐教育专业各方向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含2025届毕业生)。 二、投稿文本要求 (一)学位论文优化成果 在本人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基础上压缩提炼,形成4000-10000字的核心研究成果(需标注原论文题目及答辩时间)。 (二)AI融合创新成果 鼓励青年学者提交以AI技术探索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三)论文文本格式 详见《2号通知|关于举办第七届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论文征集活动的通知》。 三、投稿方式与截止时间 投稿系统:https://jsj.top/f/c64cPs(登录密码:2025) 截止时间:2025年9月10日24时(系统自动关闭) 咨询联络:王老师158********8087 / 李老师 183********7194 诚邀海内外青年才俊汇聚金陵,共同擘画AI与世界音乐教育融合的未来蓝图!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AI时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 研讨会组委会 2025年7月19日 AI时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论文评奖规则 本次会议征集论文包括: 1.大会主题及子议题相关论文(详见《1号通知》和《2号通知》); 2.新增设的“青年学者论坛”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详见《3号通知》)。 本次大会所征集论文均分属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学两大学科方向。其中,音乐学为音乐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内容资源,音乐教育学则致力于将音乐知识和理论转化为有效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方案。二者共同服务于新时代音乐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为更好地规范评审工作,特制定评奖规则如下: 一、基本原则 (一)公平性 1.分类评审: (1)按大会参会论文与青年学者论坛论文分别评审; (2)按论文研究方向细分并组织评审; 表1.投稿论文类别与研究方向 温馨提示:作者提交论文时应选择好研究方向,同时标注属于大会参会论文还是青年学者论坛论文,一经提交不得修改。 2.匿名评审:论文正文及摘要中禁止出现作者姓名和导师姓名(“作者简介”页按要求单独提交),违者取消参评、参会资格。 3.查重合规:所有论文需通过查重检测(重复率≤10%),否则不予参评。 4.原创成果:参评论文应为未公开发表或参评其他活动的成果。 (二)公正性 1.专家回避制度:评审专家不得评审本人指导的学生的论文。 温馨提示:参加青年学者论坛者,在提交论文时,须以如下格式命名论文电子文档:本人姓名+论文题名+(导师:姓名)。不写、漏写导师姓名的,不予参评。 2.多轮评审机制:初审(格式/查重/匿名等规范执行情况)→ 专家盲审 → 终审合议。 3.独立评分制度:每篇论文由3位专家匿名评分,取平均分作为终审依据;分歧较大时启动复审程序。 (三)公开性 结果公示:获奖名单在南京艺术学院官网及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官网公示≥5日。 二、评审流程细则 表2.评审阶段与要求 三、奖项与权益 大会论文与青年学者论坛论文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所有获奖者均可获得荣誉证书。 指导教师奖:研究生组获奖论文的导师可获“优秀指导奖”证书。 获奖论文:择优收录至研讨会《论文集》出版;择优推荐至《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发表;在2025年10月24-26日研讨会现场宣讲。 四、论文提交 1.请在论文封面标注类别(“大会论文”或“青年学者论坛论文”),二者选一。 2.请在论文封面标注学科方向分类(具体要求详见本通知表1.)。 3.所提交论文必须为2025年8月底前未公开发表或未曾参加其他任何评奖活动的成果。若经查实存在已发表或已参与评奖情况,将取消该论文的入选资格。 五、附则 本次论文征集评审不收取费用,也未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代理相关工作。 论文提交截止2025年9月10日24:00,逾期系统关闭。 本次活动规则解释权归“AI时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组委会”所有。 AI时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 研讨会组委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2025年7月22日 |